2023

05-17

分享身边的廉洁故事二

《故事“廉·联”谈》——分享身边的廉洁故事(二)

qm球盟会 

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2023年3月至4月,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了故事“廉·联”谈活动。我区纪检监察干部踊跃投稿,大家结合学习《坡子街上的廉味》等廉洁故事读本、聆听廉洁故事宣讲的收获,分享身边的廉洁故事,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。为扩大宣传效应,建设廉洁国企,现将我区部分作品予以刊登,供大家学习评鉴。03

 

考  验

在社区工作,会接触到很多人,有的也会分享自己的故事给我,我今天要讲的是社区里一名普通教师的故事,她的名字叫周蓉。

大学毕业后,周蓉顺利考进了教师的队伍,成为了大家口中说的手捧“铁饭碗”的人。入职以来,周蓉一直执教高年级语文兼班主任,因此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。前两年,由于周蓉带的毕业班成绩优异,获市局表彰后我被学校作为典型年轻优秀教师大力宣传,许多家长开始知道她的存在。

那年暑假,周蓉正在为即将接手的四年级新班教学做准备,突然接到之前任教的一名学生家长的电话,他说明来意,想请周蓉吃顿饭,感谢这几年对他家孩子的照顾,周蓉一听便嗅到了一丝不对劲的味道:工作之前就经常听说有家长请老师吃饭的事情,看来这不是传闻,真真切切地在自己身上发生了!

虽然学校不是政府机关单位,但教师也属于国家公职人员,周蓉在大学的时候光荣入党,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。双重身份的加持,让周蓉时刻谨记自己的光荣使命:廉洁从教、廉洁修身。她认为,这家长宴请可是大忌,尽管只是一顿饭的事情,考验的可是自己的职业操守。

于是,周蓉婉言拒绝了家长的好意,并表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,是应尽的义务,也是责任。饭就免了,以后孩子考上了理想的学校,到学校跟她谈谈心就行。虽然这顿饭她没吃上,但家长对 她 工作的肯定比吃十顿饭还开心,也许这就是职业带来的荣誉感吧。

其实,饭碗铁不铁,不是职业本身,而是从事这份职业的人能不能坚守自己的初心与底线。

无独有偶,今年,诱惑又来了。班级里的小胖,是个调皮捣蛋的活跃分子,经常把班里弄得鸡飞狗跳,不得安宁。为此,周蓉找过不少次他的家长,不仅仅是“告状”,其实也是希望家校共育,一起帮助孩子。一来二去渐渐熟悉,周蓉与小胖的父母处成了朋友,他们很信任周蓉,也很感激她做的一切。周蓉也很开心能尽自己的一份力量,但尴尬的一幕也因此上演。

有一天,周蓉刚处理完小胖在班里兴风作浪的幺蛾子事件,他的父母就来学校听我阐述小胖的“光荣”事迹,顺带谈了一下最近的学习情况。临结束时,小胖的母亲见办公室人少便扔下一个信封在周蓉抽屉里,然后转头就和小胖的父亲离开,留下一脸震惊什么都来不及反应的周蓉。

事后周蓉打开信封,里面是崭新的一沓人民币和一张字条,说是孩子给我添麻烦,聊表一下心意,既然是朋友了,让她务必收下。周蓉数了一下,钱不算多,1000元。她心中忐忑:敢情这是帮自己把理由都想好了。这钱作为家长给的,自己万万不能收,收取了就违反了学校要求的师德条例;这钱作为朋友给的,自己收下有没有问题呢?

当时,从宋代周敦颐的“出淤泥而不染,濯清涟而不妖”,到元代王冕的“不要人夸好颜色,只留清气满乾坤”,再到明代于谦的“粉骨碎身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”,高中时期的那篇小古文《公仪休拒收鱼》更是至今回荡在周蓉脑海里,她认为一直受到丰富的廉洁文化思想的浸润,不就是为的有一天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吗?

周蓉想起了自己的身份:除了是他们的朋友,还是一名党员,还是一名教师,她有我的坚守和使命。作为党员,她要想群众之所想,为群众分忧解难;作为教师,她要粉笔走天下,讲台爱传递。也要谨记自己的使命,教书育人,廉洁从教。这钱,于情于理都不应该收下。

后来周蓉找了个机会把钱原封不动地放到了小胖的书包,让孩子带回去了。做完这一切,她感觉内心十分轻松。


泰州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寺巷街道军甫社区

李红梅


翁婿促膝话“清廉”


岳父今年八十岁。
2022年建党日,岳父收到一枚“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”,视为珍宝,将它用一块红色手帕仔细包好,存放在床头。一天,岳父见我回家,主动拿出来给我看,并感慨地说:“去年是建党一百年,今年是我在党五十年,收到这枚光荣纪念章,真不容易啊!曾经身边的许多老同事老友,有的没有能活到今天,有的由于 变 质褪色成为了阶下囚,他们没有能收到这枚珍贵的纪念章!”
岳父接着说:“上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,泰兴市(县)供销系统,先后有8名基层供销社一把手和市社一二把手落马,真是可惜可叹!”我好奇地问:“当年,您也是基层供销社一把手,没出问题,是什么原因?”岳父便娓娓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感言。
入党容易,初心难守。这是岳父发出的人生感言。他说,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,国家物资紧缺,身为供销系统的人,总有一种天然的优越感,特别是一些掌握批“条子”特权的领导,成了“香饽饽”。从那时开始,有的人迷失初心,有的人自我膨胀,有的人钻改革初期制度机制不完善的空子,乘机谋取私利,造成国家利益巨大损失。这批落马的主任,都属于这类问题。
“前车之鉴,我经常提醒自己,不能忘记入党初心。”岳父喝了一口清茶接着说。
我问:“当年您也是基层供销社一把手,上面没有检查过您吗?”
岳父淡淡说:“查了,每年都查。”
1996年的夏天,岳父在宣堡供销社当主任,泰兴市社成立了一个工作组,进驻宣堡供销社,开展为期一周的财经检 查 。岳父说:“带队的是一位市社副主任,成员有市社的股长们,他们把账目查了个遍,没有发现大问题,小问题是有的。市社的领导打电话,要求工作组再延期检查,结果还是没有发现大问题,就撤了。后来没过多长时间,那位市社副主任却落马了,问题是贪污。”
说到此处,岳父叮嘱我说:“正人先正 己 ,尤其是当领导的。”我听了岳父的这句话,深感意味深长,想想自己是一名纪检干部,也感慨万千。
2000年,岳父被调到市属某装潢公司,改任为党总支书记,直到退休及退休后前5年。岳父对我说:“工作岗位变动,是组织的关怀,要正确对待。人到退休前,就容易犯糊涂,甚至是晚节不保。当年,有一位副主任,即将退休了,犯了错误,结果晚年在监狱中度过。这都是身边血的教训。我常以此警示自己。”我说,我们也经常观看警示教育片,身边的例子太有教育意义,值得自警自省。
“当领导的,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诱惑的,就看你关键的一步,有没有迈出去,有的步子迈出去,就收不回来了。”岳父接着告诫我说,我点头称是。岳父又讲起了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。
上世纪八十年代,岳父还在宣堡担任主任期间,当时供销社大量收购白果,白果要转运往外地,一吨白果要上缴国家税收2000元,收白果的利润,也十分可观。当时,一位社会上的收购员,想个人借公家经营牌照收购白果,私下给岳父送礼,被岳父断然拒绝了。岳父说:“如果当年开了口子,损失的可是公家利益, 养肥 的可是私人的胃口。要是收不住这一步,自己可能也会掉进去。”
我说:“当年,也有人说,您借收白果得了好处。”岳父听后哈哈大笑起来,说:“当年,是有人眼红收白果这件事,可是当供销社主任,有人怀疑就不干吗?这样还能当领导吗?关键是要让群众监督,要经受得住组织检查。”最后岳父又语重心长地说:“成大事者,总是光明磊落、胸怀坦荡。”
岳父接着说,有的人爱惜“羽毛”,总是顾及自己的名声,做事畏手畏脚,结果遇上大事、大变革,不敢担当不敢 担 责,这也是一种党性退化的表现。当年的干部,不知圆滑,不知明哲保身,有的人被称为“直呆汉”。
“如果人人在做事中讨巧,不肯实事求是,我们的事业是不会进步的。”岳父就像一位哲人在提醒我,做事“太刚”,是没有技巧,可以改进,但做事不实事求是,就是作风上出了问题,是根子上的问题,这样的人会坏了党和人民的事业。
我说,二十大后,党中央号召各级干部大兴调研,就是高举实事求是的旗帜,再一次校准我们干事创业的航向。岳父听后,点头认同。这些年,岳父一直关注党和国家的大事,他一辈子喜欢看报。他退休后订阅的报纸有三四样,每期必看,连报纸边角上的信息,他都不放过,让我这个70后自愧不如。
岳父最后说:“当领导干部,必须始终保持与党中央高度一致,全面准确地了解党中央的意图,了解党中央在倡导什么、关注什么、抓什么、方略是什么,不能闷着头拉车,要抬起头看路,不能做一个没有大局观的纪检干部。”
与岳父促膝深谈后,我的眼前顿时一亮,脚下增添了无穷的力量……
岳父退休后,务农种田,一直勤俭朴素,做人低调、做事谨慎,不重排场、不图虚名。

泰州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纪(工)委监委
孔书华



Copyright © 2025 qm球盟会·(中国)-官方网站入口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备案号:苏ICP备2025153957号-1   苏公网安备32120502010345号
回顶
电话
0523-82216000
微信

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