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

05-16

分享身边的廉洁故事一

《故事“廉·联”谈》——分享身边的廉洁故事(一)

qm球盟会 

为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,2023年3月至4月,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了故事“廉·联”谈活动。我区纪检监察干部踊跃投稿,大家结合学习《坡子街上的廉味》等廉洁故事读本、聆听廉洁故事宣讲的收获,分享身边的廉洁故事,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。为扩大宣传效应,建设廉洁国企,现将我区部分作品予以刊登,供大家学习评鉴。



草鞋书记

爷爷很瘦,但很精神。

解放初期,农村贫困,当村支书不是个好活,爷爷主动挑起了花堡村党支部书记的重担。任职大会上,在毛主席画像前,他掷地有声地讲出了任职宣言:一是把困难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中;二是不为自己谋取一点私利;三是为党的革命事业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

爷爷总是打着光脚穿着草鞋走东奔西,我好奇地问:“爷爷为什么不穿布鞋啊,草鞋多扎脚。”爷爷回我说习惯了。他是花堡村的党支部书记,大家都称他为“草鞋书记”。

记得小时候,村里有好些老人,经常到我家跟着一起吃饭,我以为都是亲戚,后来得知,是爷爷吩咐奶奶要救济一下困难人家,所以经常招呼他们来家里吃些粗茶便饭。

村里有一户徐姓人家,孤儿寡母,母子二人身高都不足一米五,这样的家庭在生产队里,干不了重活,一年忙到头也挣不了几个工分,分的粮食只能糊口,一旦有伤风头疼的病患,根本无钱医治。然而,黄鼠狼专挑病鸡咬。有一年,连续阴雨,加之徐姓人家的土房年久失修,土坯墙受潮后倒塌了。爷爷闻讯立即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赶去,帮他们家把倒塌的墙修好,又从家中挑来了稻草给草屋又续上了新草。自那天看到母子二人无助的泪水,他们家的生活就成了爷爷的一块心病。

机会终于来了。一次,红旗农场驻军部队为解决村里看病难问题,决定为村里义务培训医护人员。在爷爷的推荐下,村里两委会研究决定让徐家儿子参加培训。后来,徐家儿子成了村里的赤脚医生,工分问题也解决了,生活也有了保障。

花堡村原有的田地高一块、低一块,田地大小不一,没有一条像样的渠道,严重影响土地收成。1957年的冬天,爷爷穿着草鞋,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,肩挑手扛、锹挖锤砸,修渠道、筑圩堤,硬是把村里的田地进行了方整化改造。改造后的土地,田成片、地成方,沟渠密织,极大地提高了田地收益。

田地是当时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,所以,每天天不亮,爷爷都要脚穿草鞋到全村的几千亩土地上察看,日复一日,了解田里庄稼苗情,统筹安排社员的农活。上工时,他已经一身汗和泥。他常对人讲:“人勤地不懒,就看干不干。”三年自然灾害期间,花堡村没有因为粮食不够饿死人。

那个时候,有一件趣事,村里人要找爷爷办事,到了我家都要先看屋檐:如果屋檐下挂着草鞋,爷爷就在家中,反之,肯定是在田里巡查。

那个年代,村里可以推荐有知识的青年当教师,爷爷有三个子女是高中生,却没有一个当教师。听当教师的堂叔讲,爷爷把机会都给了其他人,而他就是其中一个。

爷爷退休前已经是桥头公社的党委委员兼桥头五金厂厂长、省人大代表,但却因为经常接济困难群众而积蓄甚少。我小叔因为没钱盖房子,好几年找不到媳妇。爷爷愧疚,就在退休时一次性买断退休金,用得到的几千元钱给小叔盖了三间平房。

64岁的爷爷因积劳成疾卧病在床,弥留之际,交代儿女,遗体必须火化,后事一切从简,没必要为死人花冤枉钱。家里也遵从爷爷的遗愿,丧事只简单通知了亲戚。但出殡那天,群众却自发排了好几里地为他送葬。

爷爷没有上过学。打光脚穿草鞋是扎脚的。

泰州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 纪(工)委监委

舅 舅

近日,在与年轻党员黄茂学的一次聊天中,他谈到了自己的舅舅,这个对他成长影响很深的人。
他的舅舅是一所地方中学的校长,学校虽然不大,但也有初中和高中两个分部,相比较邻近的其他学校,还算有些名气。当校长之前,舅舅是教高中历史的老师,在这里已经挥洒了二十余年的青春与热血。
黄茂学的母亲也曾经在这所学校当过老师,所以相比他舅舅的其他几个兄弟姐妹,他们家和舅舅之间的往来更为频繁、密切一些。
学生时代,每逢寒暑假,黄茂学的母亲便会把他送到舅舅家待一阵子,说舅妈是数学老师,可以辅导他功课,但其实母亲应该是更希望他能从舅舅身上学到一些真正的东西,这是黄茂学后来才感觉到的。
还记得高二那年的一个暑假,黄茂学从外面打完球回来,刚打开门,荔枝的香气夹着冰块的凉爽就扑面而来。地上四箱荔枝摆放得整整齐齐,尤为突出的是荔枝的个头,那叫一个大,最大的那颗估计和半个拳头差不多了。
黄茂学的口水瞬间从舌尖分泌了出来,思绪也渐渐飘向了远方:荔枝的外壳是红色的,长满了许多疙瘩,摸起来非常刺手。但是剥开果皮,你会看见一颗晶莹剔透的白嫩果肉,就像夜明珠一样。当你把夜明珠放进嘴里,一股清凉沁人心脾,当你咀嚼它时,香甜可口、回味无穷……
“茂学,这位是你李叔,我们是高中同学,快来给李叔打个招呼。”舅舅的话瞬间把黄茂学从岭南拉了回来,同时也咽了咽口水。
“李叔叔好。”虽然黄茂学的思绪还有部分停留在“夜明珠”上,但是视线已经快速转到了李叔身上。李叔的穿着打扮倒不十分张扬,卡其色的西装配上一双普通的黑色皮鞋,腰间挂着一串钥匙,其中最大的那个车钥匙正面的三叉星的标志,既简约又不失奢华,门口的奔驰应该是名车有主了。
“老李,这个是我外甥,暑假在我家学习呢。”舅舅先看着李叔,又转过头看了看黄茂学,然后点了点头。
“外甥好,外甥好,向你舅舅学习,好好努力考个好大学。”李叔的话里话外都透露着一股对大学浓烈的渴望,同时那是一种殷切的希望。
“行,你先上去吧,我和李叔谈点事。”舅舅指了指楼梯,眼神示意黄茂学上楼。
黄茂学换了拖鞋,麻溜上楼了。可没过多久,他的肚子开始闹腾了,应该是打完篮球豪饮的一整瓶的冰汽水开始“报复”了。厕所在一楼,他只得又下楼。关上门,隐约能听清舅舅和李叔的对话。
“不行啊,老李,这个我真不能收。”
“孩子上学那事还得劳你费心啊,老张。”
“不瞒你说,自从当上校长以后,找我走后门的人真的年年都有,有亲戚有朋友也有同学,但是我真的一个都没答应。这事国家有政策,党也有纪律,不是我一个人能说了算的。我是老党员了,快三十年党龄了,你可不能让我‘晚节不保’啊。”
“我儿子那事你就没给办,当时你要是找校长送点礼通通关系,我儿子要是上了你们高中,最起码还能有希望考个大学,现在也不至于,唉……,我就这一个妹妹,她女儿能不能上你们高中,你一句话的事。”
“老李,真不行。”
“老张,张校长——!”
“这些荔枝你拿走吧,改天我和王老师一起到你家拜访。阿姨现在身体还好吧?”
“你别提那些,我妈身体好着呢,就是外孙女没有好高中上,头疼。”
……
“茂学,你帮李叔叔把那几箱荔枝搬一下。”
“搬到哪?”
“外面他车上。”
李叔叔满脸不高兴,但见到黄茂学又想着不表现得那么明显。他一下搬起三箱荔枝,手上、胳膊上的青筋都露了出来,李叔应该是早年干过不少体力活儿。不知道是哪个箱子里掉下来一个信封,信封看起来鼓鼓囊囊的。李叔放下荔枝,捡起信封揣到怀里,又迅速搬起荔枝,扬长而去。
黄茂学搬起最后一箱,跟着他出了门。
临走之际,李叔还用小筐装了满满当当一筐荔枝:“茂学,这个拿回去吃吧,没事别客气。”
我手里捧着荔枝,还没回过神,李叔的奔驰就已经消失在视线之外了。
回到家里,舅舅给黄茂学讲了他的老师的故事。
舅舅的老师姓赵,教语文,已经退休好多年了,但一直还奋战在教学一线。赵老师所在的村子相对贫困,所以他免费给村里有需要的学生们补课,已经坚持了十多年了。
每年舅舅去探望老师,他都会扪心自问,如果他给这些人的孩子们开了绿灯,那在赵老师这里补课的那些孩子怎么办,其他认真学习的孩子怎么办?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光明的未来,这可以理解,但是作为人民教师,首先要对得起人民。
现在的黄茂学已经大学毕业步入社会几年时间了,他说,每次回想起来,当时舅舅没说但是早已深埋内心的还有那份廉洁,不贪取不应得的钱财,不以公权谋私利,做人做事光明磊落,这些才是母亲更加希望他从舅舅身上学到的。
泰州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 寺巷街道 军甫社区
李红梅



Copyright © 2025 qm球盟会·(中国)-官方网站入口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
备案号:苏ICP备2025153957号-1   苏公网安备32120502010345号
回顶
电话
0523-82216000
微信

关注我们